省赛备赛访谈
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团队
编者按:近期,教务处拟了一个访谈提纲,访谈了部分省赛项目的备赛师生,现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旨在通过访谈使备赛师生吃透比赛规程、掌握考核评判要点、明晰评分标准,提高备赛的质量和水平,以赛促学、强教,进一步改善教风和学风,力争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1.请简述一下你们所参赛项目的比赛内容、评分标准?
备赛学生张高朋、王豪杰:
(1)比赛内容: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主要考核参赛选手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逆向工程、创新设计以及数控编程与加工五个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检验参赛选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创新设计的技能水平以及团队协作、现场问题分析与处理、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整个比赛分为“数据采集与再设计”和“数控编程与加工”两部分,第一部分赛时3小时,第二部分赛时2.5小时,要求连续完成。评分权重分别占60%和40%。第一部分要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样品三维数据采集(利用给定三维扫描设备和相应辅助用品,对指定的外观较为复杂的样品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三维建模(根据三维扫描所采集的数据,选择合适软件,对上述产品外观面进行三维逆向建模)、产品创新设计与装配设计(结合机械结构与制造知识,按给定使用功能与零件尺寸限制等要求,对样品中缺失的零部件进行创新结构设计与装配设计,并完成该创新零件的工程图纸)。第二部分要完成两个任务,分别是已知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选手根据已完成的模型和赛场提供的机床、毛坯,选择合适软件对该产品进行数控编程和加工)、创新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根据比赛现场提供的毛坯尺寸,选手完成所设计创新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制造任务)。
(2)评分标准:总成绩满分100分。其中样品三维数据采集15分,逆向建模30分,三维造型15分,已知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20分,创新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15分,安全生产3分,文明生产2分。样品三维数据采集:以选手扫描得到的点云作为评分对象,以产品标准三维模型为依据。点云的完善率占40%,主要考核选手对产品中复杂曲面构造扫描的科学把控能力,该分值由裁判根据经验结合计算机自动比对结果进行评分。点云的精确性占60%,主要考核选手利用三维扫描设备对基本面扫描精度的把握能力,该分值由计算机自动比对结果为评分主要依据。逆向建模:以选手三维建模作为评分对象,以产品标准三维模型为依据。对象模型的完整性占30%,主要考核选手能否在竞赛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部分结构的三维建模,按预先设定的各部分分值计分。对象模型的特征线准确性占20%,按对象模型特征线与标准三维模型特征线误差计分,主要考核选手对零件分型面、曲面建模面的分区能力。整体精确度占50%,将对象模型与标准模型进行计算机自动比对,按结果进行分等计分,误差0.05mm以内得分,否则不得分,主要考核选手三维建模综合能力(禁止采用整体点云拟合的方式建模,否则零分)。已知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赛场提供加工毛坯,选手根据所建模型,结合毛坯材料加工性能、毛坯大小、安装夹紧方式,选取合适刀具,能够最大限度地完成零件的结构要求、高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数控加工。加工件的各加工面按任务书各有配分,评分时按各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细节表现、粗糙度质量以及各面之间连接或相交质量和工件整体尺寸精度进行评分。
2.通过这段时间的备赛有哪些提高?知识技能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希望指导老师如何辅导?
备赛学生张高朋、王豪杰:参赛技能大赛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毕竟只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无法证明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对还是错。备赛期间,通过对比赛题目的准备,我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原来课堂上似懂非懂的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因为比赛的题目对于刚投入到这个实践当中的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难点,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备赛练习,我能感觉到,对于机床特性与加工工艺参数和整个的操作过程,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提高了我们的知识与能力,更是为将来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备赛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加工的工艺参数把握的不是很好,还有加工时间的掌握也不理想,在此,我希望指导老师可以多传授一些关于加工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加工手段。
3.如果能重新来过,三年的在校学习你们会如何安排?
备赛学生张高朋、王豪杰:通过备赛练习的过程,我发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远比我想象中的要高很多。如果可以重新来过的话,首先会以认真挺好每一堂课为基础,去多看一些关于这一方面的书籍,来补充一下自己的理论技能,因为我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加工方面的知识太欠缺。我还要多到车间里来向正在备赛的学哥们学习实践知识,让我可以更早的掌握加工需要注意的要点,这不管是对参加比赛或者参加工作都有不小的帮助。
4.你们认为自己班里的学习氛围如何?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
备赛学生:我认为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和风气不是特别好,仅少数的几位同学真的扎实肯学,绝大多数同学一整天无所事事的混日子,上课玩手机睡觉的同学比比皆是,下课也不干正事,整体的学习氛围很差,甚至有的同学到毕业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课程。
我想对同学们说几句话,虽然我可能也没有资格这样说,但这是我备赛期间总结出来的教训。我们大学在一起玩乐,没学到什么东西,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包括我,实习前被老师留下来参加比赛,我也在想正好没有准备好走向社会,有这个过渡也不错,于是就参加了。当我听到同学们在那谈自己的近况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我们大学玩了、乐了。那我们走向社会靠什么挣钱吃饭?现在我就经常后悔,自己为何当初没有好好学?那么已经走向社会的你们,是不是更后悔?专业没有学好,技能没有学好,找到的工作也跟我们学的专业只是搭一点边。没有突出的技能,我们靠什么在社会上立足?所以,社会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课堂,我们还要在社会中学习,我们不能一直在缅怀过去,后悔大学没有好好学习,学习不分早晚,在哪里都是学习的地方,我相信我的同学们都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5.请谈一下这个项目的主要考核点是什么?
指导教师岳伟先、郭强: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整个竞赛内容,分为“数据采集与三维建模”和“数控编程与加工”两部分,“数据采集与三维建模”部分的考核要点主要包括机电产品三维数据采集、逆向建模、正向创新设计等,主要展现参赛队选手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水平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数控编程与加工”部分的考核要点主要包括工艺路线的制定、数控程序的编制、机床的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主要展现参赛队选手选用刀具,以最佳路径和方法按时高质量完成指定数控加工任务等能力,以及规范使用设备、工量具、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整个赛项都能充分展现出选手完成任务的计划性、条理性,以及遇到问题时的应对状况等职业素养。
6.你选拔备赛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指导教师岳伟先、郭强:万事开头难,选拔学生作为备赛和参赛选手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这几年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选拔的原则或方法。挑选的时候首先遵循自愿原则,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通过任课教师推荐、辅导员推荐、兴趣小组推荐,参照学院和市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进行筛选。其次考虑的是学生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学习勤奋,遇事冷静,交流合作能力强等方面;最后是学生的应变能力,因为比赛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比赛任务作出正确、有效的分析、判断及处理,并随时处理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活那样的问题。
7.你认为大赛能否引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如果2016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你来制定,相比2015级的方案你会做哪些调整?
指导教师岳伟先、郭强:毫无疑问,这是国家、省、市,乃至学校设置和举办技能大赛的主要的初衷之一,也是被历届技能大赛所证明的。分析近几年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竞赛内容,赛项通常围绕专业面向岗位技能需求,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融合了多门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同时加入了行业当前发展的一些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甚至是融入一些超前发展的要素,而且比赛规则采用企业行业的标准,所以说技能大赛实际上比的是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吸收消化的能力。大赛项目源于企业而服务与企业,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和实施适合专业发展的“现代学徒制”、“以赛带训”等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技能大赛已经为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搭建了一个平台,最终能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教师和员工、学生和岗位对接。
逆向技术是省赛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难点之一,也是快速发展的一项新工艺。制订2016级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把它融合到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里去。
8.请展望一下这个项目对应专业在今后3-5年内的发展状况?
指导教师岳伟先、郭强:这个项目对应的是机械加工与自动化专业。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给正处于低落状态的机械加工业新的契机,但决不是在原来低端、落后的基础上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吸收、消化新技术,整合新工艺。所以在3-5年内,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转变是高端数控技术,高效机器人技术,低碳环保绿色生产技术等慢慢成为中小型机械制造业的主流。
|